一只庶吉士的养成和自我修养(含冷知识和八卦)

       根据沈一贯的《增定馆课叙》里的说法,赐第后,在进士里选出28人入“秘苑”,每月供给纸笔和口粮【在进士中大概是10%的录取率,但通过历科具体数据来看,庶吉士人数并不是固定的28人,一般在22-30之间,每科不定】,然后在朝廷里选出两位“文行兼长者”作为他们的教习官,入选标准十分的严格和谨慎。

·庶吉士的录取

      弘治以后逐渐形成制度:“新进士中有志学古者,各录其平日所作文字,限十五篇以上,于一月内赴礼部阅试,编号送翰林院考订,其中辞藻文理有可取者,按号行取,照例于东阁前出题考试,其试与所投之文相称,即收以预选。若其词意钩棘而诡僻者,不在取列。”【即先交15篇文章报名初选,然后通过初选的再参加统一出题考试】

     同时,庶吉士的录取和进士一样也是按地域分配名额取士。每科每省限定人数【如老张那一科,湖广有两个名额】,云、贵、广西三省每科轮选。

以下几个例子可以证明庶吉士馆选竞争之残酷:

万历三十八年馆选时,山东只给一个名额,有一位三甲的考生为了怕另一位即墨的考生周士皋与自己竞争,“乃作谤书遍投”,竟致周士皋“不胜恚而死”。(本山东人表示这种人真是小人中的小人,恶人中的恶人,请凌迟)

崇祯四年这科,给南直隶三个名额,并规定江南二人,江北一人。本来江北已经拟定一名叫张一如的考生,但借口江南有三位考生都是“名士,不可去”,于是夺占了江北的名额。后来御史弹劾周延儒有一条罪名就是他授意夺占江北考生名额。(名士就一定学问比别人好咩?)

在弘治之前,馆选按省分配名额的情况尚未出现,弘治中期到万历初期,除云、贵、广西之外,基本每科每省都会被分配到名额,但每科名额数量不同都有小幅波动。万历十四年以后,每省每科的名额固定,详见下图(出自《明代庶吉士制度拾遗》):

【ps:我发现在万历十年之前,给湖广的庶吉士名额一直不多,处于中下水平,反倒是老张去世后湖广的庶吉士名额增多了,万历你不对湖广过敏吗?神奇】




·庶吉士们的学习生涯

      根据徐阶《示已丑庶吉士》中规定:每月出题六道,内文三篇、诗三首,月终呈稿由老师批阅,不许逾期。日逐授书稽考,每月初二、十六日,各赴阁考试一次。宣德五年开始,每隔一两月或三个月阁臣还要对庶吉士们进行考核。如一二年怠惰无成,则黜之。所以可以推断,在三年学习过程中,如果一直成绩上不去或是表现不达标,中途可能会被踢出翰林院,熬不到毕业。同时,还设《会簿》稽考庶吉士出勤情况。【一月六文,一月双考,季度大考,后进者清退,这丧心病狂的课业压力】

下图可证明庶吉士们也要面临排名的小尴尬(万历五年庶吉士小测验排名)


【冯梦桢你堂堂一个会元成绩这么靠后是不是进了翰林院就成天摸鱼玩乐了】

      教习官日常教授诗文两大部分,正统以后《文章正宗》和《唐诗正声》成为固定教材,同时每任教习官编订的当代人物的优秀翰林院文章集也是学习重要内容。但也有个性学生,弘治六年,李东阳和程敏政任教习官时,出现了庶吉士对学习内容不感兴趣而“悉注病假而去”的情况【少年们为什么如此任性】。但,教习官们没有参与阁试(散馆考试)的资格和单独处置违纪学生的权力。

     庶吉士在翰林院除了读书习字,也会有一部分人参与编书和办事。

·庶吉士的毕业分配

     三年学成散馆,优秀者留翰林院为编修、检讨【比如圭、拱等】,次者出为给事、御史【比如李植】,再次为六部属官。散馆时“从公考试,评品文字高下,拟开等第名次,封卷上进,恭候圣明裁定施行。上卷依原中进士甲第铨注,二甲者授编修,三家者授检讨;中卷授科道、部属官。”一般情况下,留翰林院的比例不超过一半【正常情况下为30%-40%,如嘉靖二十六年老张那一科,毕业27人,10人留翰林院】,其余大多去科道,去六部的情况也不多【中进士→10%选上庶吉士→小于50%优秀毕业→成为翰林,可见翰林之金贵,真是很稀有的物种了】

      但也有特殊情况,比如:嘉靖四十四年,因为前三科没有选馆,为表恩泽,庶吉士散馆皆授翰林和科道,无一六部郎署。以及隆庆二年,本来以乙丑旧例,也皆授翰林和科道,但刘应麟、徐秋鹗自愿授部属,俱授礼部主事。【这两位仁兄真是深谙“苟”的精髓,对于没什么野心,爱好享受的boy来说,去六部的确是更好的选择】

     与进士、庶吉士考试一样,散馆的分配同样也有考虑地区平衡的情况。万历三十四年有大臣陈述时弊说:近些年很多庶吉士成天算计能否留馆,才学习一年就开始预估本省人数,假如预计无法同时留下,为了避锋芒就假装休病假,以图日后。万历十七、十八年王肯堂的家书内容也可以印证这一点,王肯堂当年以第一名考上庶吉士,但他向父亲表示了散馆后“避归”的想法,而他所避者就是大名鼎鼎的华亭董其昌。两人同是吴人,但董其昌进士是二甲头名,身为三甲的王害怕无法与他相抗,于是在信中写道“吴人一时并留二人,恐当路难之,必须一人引避,以待两次补官”。但其父王樵力劝使之放弃了这个念头。戏剧性的是,随后董其昌选择了“请告归乡”【据说是因为董知道王家父子与当时的阁臣王锡爵相交深厚,自己无力抗衡】,于是王肯堂顺利的授翰林检讨,而董其昌直到万历二十一年才补授编修。【鸡贼啊鸡贼,同志们为了留馆真是绞尽脑汁。ps:本来我看到这个料时怀疑老张当年请病假会不会有这个因素,但是仔细查了一下,老张这一科庶吉士在嘉靖二十八年十月就已授职完毕,老张被授予翰林院编修,而他是嘉靖二十九年才请的病假。老张:怒指,你竟然不信任我的能力。我:不,我没有。但老张你有没有考虑过和你同届另一位湖广庶吉士的感受。湖广庶吉士B:你为什么不早请病假啊,掀桌。徐阶:慈祥的摸胡子,有我在怎么可能不让你留馆?】



评论(19)

热度(59)

  1. 共4人收藏了此文字
只展示最近三个月数据